戈壁荒山变金山银山 18万亩枸杞60%种在山上 中宁县生态振兴推动枸杞产业绿色发展
“那时候每天一醒来,身上脸上全是厚厚的沙土。”6月12日,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枸杞开园节上,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动情地说,“这就是企业发展初期我们睡的帐篷,那些年我们抗风沙、斗严寒,坚持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并进,终于把荒山戈壁建成了如今大家看到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万亩生态绿洲。”
玺赞万亩杞园。
在玺赞庄园万亩枸杞园,硕大饱满的枸杞鲜果挂满枝头,农民正忙着采摘。来自各地的客商和游客也加入采摘队伍,边采摘边品尝鲜果的美味。“这里绿油油的望不到边,一串串枸杞红果就像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生态环境真好。”体验采摘的易女士表示,真想在这里住几天。
“2012年我们刚来时,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风沙大得睁不开眼。”张旭介绍,公司秉持中宁茨农战天斗地的开拓精神,从最大的难题“没有水”入手实施水源工程。从13.7公里外的七星渠引水到庄园,又和红柳沟水配比灌溉。同时,他们没有沿用平田、整地、大水漫灌、高密度种植的中宁枸杞传统种植方法,而是依山就势保持原始地形地貌进行种植。并在农业专家指导下采用节水滴灌方法,利用稳流器保证高处和低处供水量一致,一举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也为当地的生态建设打下基础。
游客采摘枸杞。
质量是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玺赞庄园通过与宁夏农林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院所合作,牢牢掌握枸杞病虫害防治技术,且标准远超农残标准和欧盟标准,使枸杞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枸杞全产业链,实现枸杞种植从田间到舌尖的质量安全。
如今,玺赞庄园枸杞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2000亩扩大到1万亩,拥有56项自主研发专利,产品年销售额达1.5亿元,不仅将万亩荒山变成绿洲,而且使绿洲变成“金山”,每年带动约2000名务工农民增收3000万元。
开园节启动。
玺赞的发展之路只是中宁县生态振兴推动枸杞产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等“六大工程”,利用宜林荒山地、退出压砂地,稳步扩大枸杞种植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实现产业扩规、群众增收、生态振兴。截至目前,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8万亩,其中60%的枸杞种在山上。枸杞区域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位居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序列第13位。(宁夏日报记者 王文革 蒲利宏 张璞 文/图/视频)